首页

调教直播

时间:2025-05-24 02:18:01 作者:中国科学家通过“中国天眼”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浏览量:72713

  中新网南平7月18日电 (记者 张丽君)迎暑假,福建省南平市以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为主线,精心策划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为广大游客打造有烟火气、相当city的文旅场景。

  18日,福建省南平市召开“构建‘大武夷文化旅游圈’”主题新闻发布会,推出30余场活动、50余项政策、5大夏日精品线路。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东峰镇荷塘,荷花竞相绽放,粉色的花瓣与碧绿的荷叶相映成趣,绘制出一幅美丽的夏日画卷。魏永青 摄

  从官方发布的文旅活动可见,夏天来大武夷,可寻茶、露营、追星、观云海,也可来一场九曲泛舟、观一场非遗表演、品一杯高山好茶,于山水之间感受大武夷自然与文化的绝美交融。

新闻发布会现场。罗光耀 摄

  据南平市副市长林湫介绍,为持续做热暑期研学市场,南平市通过深入挖掘武夷山国家公园“四个最”特征和茶、朱子文化等优势资源,精心打造探秘、寻茶、朱子文化等主题精品研学线路和研学课程。

  武夷山国家公园有“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昆虫的世界”,有“茶宿、茶宴、茶径、茶汤、茶戏、茶艺”,还有“朱子故里、理学摇篮”,可以充分感受国家公园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之美。

  相关人士表示,下阶段,南平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心动大武夷,发现环带美”暑期研学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研学体验。

月亮湾。张丽君 摄

  在这个暑期,南平市活动玩法“多”,有建阳花花世界烧烤露营啤酒音乐节、邵武“潮玩古镇”和平暑期嘉年华、武夷山五夫荷花节、松溪梅口埠景区暑假“戏水节”等着游人。

  此外,南平有文艺展演,可以沉浸式感受宫崎骏经典·暖心成长音乐剧,可以体验到奇幻泰国的系列风情秀,还可以欣赏到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青年交响乐团首次访华音乐会;有非遗体验,由网络达人带你走进市级非遗传习所,发掘南词、四平戏、三角戏等非遗背后的故事,非遗美食、非遗好物、非遗节目等可吃、可用、可听、可赏的多元文化产品也让游人穿行在青石板的道路上可感受南平厚重的文化底蕴。

  夏日炎炎避暑哪家强?选择南平就是选择了畅享清凉。当地推出桐木村、宝珠村、云灵山、天村稠岭、龙川大峡谷、青龙大瀑布等10余个避暑打卡胜地,还有帐篷露营、户外漂流、围炉冰茶、簪花制茶、低空飞行体验等新业态。

  南平全市众多景区景点均有让利优惠、半价甚至免费,并着力营造“放心游南平”的良好环境,坚决落实好旅游投诉“一口受理、快速办结、先行赔付”机制,强化监督执法力度,提升游客满意度、增强获得感。

  为了更好方便旅客出行需求,南平推出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停车场、社会车辆等方面的多项暑期保障措施,开放免费乘坐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旅游公交专线及公交车,进一步畅通旅游出行。

  目前,一波又一波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纷纷涌入南平开展研学活动。今年3月以来,南平市综合实践基地已累计接待域内外学生近4万人次。

  南平市政府副市长林湫表示,暑期是开展研学活动的高峰期,南平精心打造大武夷研学旅游产品,为广大学子准备了好去处、好政策。(完)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点亮新中国的地标丨安徽这个村,敢为人先!

事实上,为了培育市民的健康生活方式,去年8月,上海就曾试行过用“红橙绿”的三色标识来给饮料分级:红色建议“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橙色提醒“每日添加糖少于25克”,绿色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它们虽然不直接标明饮料的含糖量,但依然能够指导消费者优化消费选择,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

台湾媒体人黄智贤:台部分媒体“妖魔化”大陆并洗脑民众

“年轻人都来了。”对于村里的变化,住了一辈子的刘素浓最有发言权,“之前这一片就我一个人住着,老石头房子都荒废了。现在不少年轻人来创业,我也跟上他们的步伐,开了家面馆,人多的时候一天能赚1000多元(人民币,下同)。”

第四届“丝路云端”中文歌曲大赛颁奖仪式线上举行

从2023年至今,以强信心、稳预期为目标的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的顶层政策如同春风化雨,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被称为“新31条”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在2023年7月份发布,随后的半年中,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了民营经济发展局,多个部委出台了涉及数十项针对性配套措施,尤其是在2023年年末,金融部门也专门出台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举措

汇聚15幅宋代绘画真迹 “问羽”展在浙江杭州开幕

杭州8月27日电(王逸飞 吴君毅)27日,杭州官方举行《杭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政策吹风会,向社会发布实施《杭州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下称方案)。根据方案,该市划定环境管控单元324个,其中优先保护单元面积占全市面积的55.44%,重点管控单元占14.16%,一般管控单元占30.4%。

国台办:支持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取消对台34项农产品零关税政策

“从太空获取电能再传回地球”,在未来不再是异想天开。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杨士中正带领团队开展“向太空借电”的研究。杨士中介绍,围绕太空太阳能电站技术验证,其团队已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并在高压大功率电力技术、无距离无线能量传输、空间电力材料与器件、总体系统集成与验证等方向上,进一步开展技术研发与试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